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——黃山風景區(qū)
黃山是震旦國中第一名山,,在那個戰(zhàn)爭年代因有偉人的到來,更加生輝,。1939年2月23日,,周恩來到?jīng)芸h茂林云嶺新四軍軍部,代表中共中央傳達中共六大方針,。三月初,,有葉挺陪同,從涇縣到太平仙源沿青屯公路上黃山,,住“居士林”,。在小補橋,葉挺軍長即興按下快門,,留下周恩來同志在黃山的永久的一瞬,。
在黃山玉屏峰上,眾多摩崖石刻中有一塊格外顯目,,那就是劉伯承同志在1957年題寫的《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》“抗日之軍昔北去,,大旱云霓意如何?黃山自古云成海,從此云天雨亦多,。”詩中流露出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對革命勝利的無限欣慰,。1979年7月,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徒步登上黃山之巔,,高瞻遠矚地指出:“黃山是發(fā)展旅游的好地方,要有點雄心壯志,,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” ,。親手揭開了黃山開發(fā)開放的歷史篇章。
2001年5月,,江澤民同志視察黃山,,一覽黃山妙絕風光,并以恢宏的氣勢寫下了《登黃山偶感》的壯麗詩篇:“遙望天都倚客松,,蓮花始信兩飛峰,。且持夢筆書奇景,,日破云濤萬里紅。”江澤民同志還指出:黃山是祖國大好河山中的瑰寶,,是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,,要切實保護好,同時要開發(fā)利用好,,不僅要使之成為風光秀麗的旅游景地,,而且要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。